陈来:儒学能为现代化提供适当的人文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自发地引导中国走入现代化社会,但中国文化的传统并不必然与模拟、学习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相冲突,东亚各国在学习现代化中的成功就是证明。

《光明日报》头版刊文→边地的文庙!

彩云深处,滇南古城建水,像一个高原上的隐士,数百年来静观身前沧桑演变、人情冷暖。这座南高原坝子上的小城古称“临安府”,至今还保留自明代以降的衙署和文庙。

磨憨少年五华行,昆明文庙体验“开笔礼”

10月21日,昆明市五华区“护星暖心·国梦共筑”护国街道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项目——《开笔识文,礼润童心》活动在昆明文庙启动。来自磨憨镇尚勇村的30名小学生与五华区的小学生们一起携手,在庄严的“开笔礼”中迈出学习的第一步。

郭齐勇教授学术自传《返本开新》出版

本书是知名教授、武汉大学郭齐勇先生的学术自传。郭齐勇先生在书中自述一生经历、学思历程和师友交往故事,比较全面地介绍其研究中国文化及其哲学的经历,以及在前贤的基础上,普及并创造性转化儒家传统,倡导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重建“六伦”“八德”等新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