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主办的“马一浮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本次研讨会是继今年4月倡导成立“马一浮研究协作平台”、10月举办“千年国粹、一代儒宗——马一浮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特展”后,省文史研究馆推出的庆祝建馆70周年、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40周年又一场专题活动。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成岳冲,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顾久,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等领导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孕育了一大批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化大家,马一浮先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他是公认的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书界泰斗、诗坛名士,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先生“六艺一心”的国学思想对认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是浙江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人文资源。

本次研讨会以“马一浮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为主题,邀请了全国马一浮研究相关专家学者和省文史馆馆员研究员共60余人,围绕马一浮先生的生平交往、教育思想、诗学思想、哲学思想、六艺论、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展开探讨研究。本次研讨会既是对马一浮思想的讨论交流,更是对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以期通过学术研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集聚全国国学研究专家大咖

研讨会云集了国内国学研究一线学者,如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终身研究员刘梦溪,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顾久等均有主题撰文。浙江文史馆馆员、国际儒联名誉顾问吴光,四川文史馆馆员、国际儒联副会长舒大刚,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李景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干春松,陕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刘学智,陕西师范大学关学研究院副院长、哲学学院教授许宁,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地方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宫云维7位儒学知名专家现场作主旨演讲,共同探讨马一浮学术思想。

探究推动马一浮思想时代阐发

研讨会立足“第二个结合”,围绕马一浮学术思想的结构、特征及其现代性,特别是马一浮国学观的当代价值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命题,展开探讨交流,以期通过对马一浮思想的时代阐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有益路径思考。

吴光从马一浮学说的性质、特征,以及“六艺论”的当代意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马一浮学说是独树一帜、富有创意的新经学,也是契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颂扬文化自信的当代新儒家理论。”

舒大刚在演讲中谈到,“马一浮先生从孝道的原理、内涵和适应范围,论证了‘孝道’乃‘六艺’之精髓,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此外,他从《孝经》与‘六艺’经典在内涵上的容摄性,论证了《孝经》统‘六艺’的可能。”

李景林则从“解释学循环”的角度阐述了马一浮经学、哲学体系的理论特色,“马先生注重经典自身生命整体性和思想连续性的学术理路,对于我们思考中国思想文化的当代性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干春松则从马一浮创办复性书院,提出“探索真正有生命力的儒学教育新模式依然是儒学能否在现代社会获得生命力的关键问题”。

刘学智认为,马一浮在宋明理学研究方面有非常深的造诣,对张载的思想有独特的理解,马一浮以理学的方式关注张载的“天人一体”和儒家道德修养论等问题。

许宁阐释了马一浮的“宗经:经学本体论”“释经:经学统摄论”“讲经:经学教化论”“刻经:经学传承论”“读经:经学会通论”。

在宫云维看来,马一浮的思想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融会博通学术传统的坚守,另一方面又是有对中国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有益探索。

推进马一浮研究跨省域协作

2023年是全国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的队伍建设年。本次研讨会邀请中央文史馆馆员和四川、贵州等省文史研究馆领导、馆员参与研讨交流,这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延伸跨省域协作触角、拓展“马一浮研究协作平台”外延的积极尝试,也是贯彻落实全国参事室文史研究馆队伍建设年活动。研讨会依托文史馆系统,跨区域整合学术力量,为研究阐释马一浮先生国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更多的学术支撑。

马一浮先生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首任馆长。自2008年以来,省文史馆先后举办了纪念马先生诞辰125周年、130周年、135周年学术研讨活动。本次“马一浮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讨会,立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使命、新课题,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馆学习贯彻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系列活动之一,是文史馆人助力浙江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积极尝试,以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