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华南教育丰碑“坪石先生”专题展亮相玉溪市博物馆。该展览从广东省来到玉溪市,从珠江尾来到珠江头,主办方做了哪些努力?展览的亮点和特色是什么?展览的目的和意义何在?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云南专属版“坪石先生”展诞生记

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曾西迁云南澄江,历经近两年的艰难办学,其间得到了云南省及澄江当地各界人士的庇护与支持,也促进了当地社会风气的转变,对澄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览承办方之一的东莞展览馆负责人黎娜告诉记者,中山大学与玉溪有着跨越85年的深情厚谊,因此,玉溪成为“弦歌不辍 薪火相传——华南教育丰碑‘坪石先生’专题展”走出广东省的第一站。

为强化展览的地方性,策展方曾多次走访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在澄江的办学旧址,到云南省档案馆收集资料,在原展览的基础上,充实抗战时期迁滇高校及国立中山大学在澄江艰苦办学的展示内容,向云南观众呈现本土历史记忆,形成云南专属版“坪石先生”展。

展览吸引了年轻观众驻足观看。

展览吸引了年轻观众驻足观看

再现中大与玉溪患难与共的历史

本次展览的第三个篇章“易址澄江 艰苦办学”的许多内容,是策展方为此次云南巡展而专门充实进去的,它生动地讲述了中山大学与玉溪85年前患难与共的动人故事。

展览有许多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迁校澄江的相关档案展示。通过展览的叙述可知,中山大学迁到澄江,与一位云南籍教授密切相关,他就是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邓孝慈。他认为澄江交通便利,距离昆明较近,比昆明隐蔽,不易为日军注意;在办学条件方面,澄江粮食充裕,是鱼米之乡,一年收成的粮食可供三年食用;校舍使用则可利用县城及附近乡村闲置的公共建筑、庙宇等。

此次展览展示了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主任杜定友所绘的《西行志痛》,具体描述了学校西迁云南澄江的行程、交通、饮食、起居等。透过这一珍贵文献,迁校云南澄江的艰苦历程仿佛历历在目。

透过展览,中山大学来到澄江,在澄江艰苦办学的一幕幕也徐徐展开,从中可以看到中山大学师生在烽火磨难中弦歌不辍、传承学术星火的使命担当。同时,透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史料记载,中山大学师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利国利民的学术工作,践行知识救国的学术使命,包括开展各种形式的民众教育、矿产资源勘查、农科试验与推广、植物调查、边疆研究等。

展览还展示了珍贵的学生日记和信件。其中,有1939年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学生余锦堂的日记,记录了“动程赴滇”的经过、迁校云南复课的情况及“开联欢会”“上英文课”“开经济会”等校园学习生活场景,还有“游抚仙湖”等云南当地的民俗风景。并有1940年春节中山大学国文系女生谭伟涛从澄江寄给广东舅父舅母的信件,这封信里描述了西迁的历史及她在滇中度岁的见闻,涉及了澄江与中大、东莞的历史渊源。

展览意义深远

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展览专家顾问徐俊忠教授告诉记者,踏进玉溪这片土地,讲述“坪石先生”的故事,令他首先想到的是澄江人民对中山大学的历史恩惠。“当年中山大学内迁办学是充满辛酸血泪的,在中山大学师生颠沛流离、狼狈不堪之际,是澄江人民张开宽厚而温暖的怀抱,给了落魄无助的师生一片遮风避雨的天地。如果说,中山大学的学脉在抗战中得以赓续是一件历史性幸事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满怀敬意地说:最大的功劳当属澄江的人民!正是有了澄江人民的宽厚挚爱、友善接纳,中山大学的师生才得以休养生息,也才有后续的中山大学‘坪石先生’的故事。”徐俊忠说道。

这件展品是1940年春节中山大学国文系女生谭伟涛从澄江寄给广东舅父舅母的信件。 (东莞展览馆供图)

这件展品是1940年春节中山大学国文系女生谭伟涛从澄江寄给广东舅父舅母的信件。 (东莞展览馆供图)

“这是一个‘有鲜活灵魂’的展览,希望大家多来看看,尤其期待着广大的大、中、小学学生多到这里来看看,一定会受益无穷。”在徐俊忠看来,展览生动具体地告诉我们,没有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就不会有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中山大学在澄江艰难办学的实践,可以用“悲壮”二字来形容。“悲”是国运之悲,偌大的国土无法安放一张小小的书桌。“壮”是爱国知识分子的艰难奋起,即使生活条件、办学条件极为恶劣,当年的师生依然坚守学术报国为民的强烈追求。尤其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他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是把学术局限于从书本到书本,而是通过走进田野、走进生活、走进广袤的自然,获得鲜活的学术资源,去努力探索、丰富和创造新知,很好地践行人们常说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是非常值得当下的青年学生和广大年轻知识分子学习、发扬光大的。

玉溪市博物馆负责人王溪表示,此次展览启人心智、发人深省,体现了文化的深度和历史的厚度,希望通过展览的深度解读,能让大家对当下教育、文旅事业发展产生新的思考。“借由此次展览,促进玉溪对中山大学办学澄江这段历史的关注和宣传,以及加大对当年办学的遗址、旧址的保护利用。希望以此次展览为起点,不断促进广东、云南的各方面交流与合作,共同深挖弘扬中华民族教育精神的故事,厚植文化自信,让‘坪石先生’的精神在云岭大地上代代相传。”王溪说。(记者 李艾丽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