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教授簪花。柯晓军 摄

东南网11月30日讯(通讯员 柯晓军 本网记者 谢玉妹)11月29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汉服、簪花DIY体验活动在仰恩大学举行。在人文学院的思政实践课上,《诗经选讲》《文创项目考察》两门课共同开展,现场衣袂飘飘,佩戴簪花的学子为师生带来穿越时空的传统文化盛宴。

当天,来自宁德鹿鸣汉文化工作室的专业人员吴筱婉、赖丽娜向同学们介绍了汉服内涵与发展历史,从汉服的礼制、汉服传播与影响、着汉服行古礼、佩戴簪花的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汉服文化。在讲解的同时,同学们也穿着不同朝代的汉服进行示范,从商周到明末,汉服不同的特点、所包含的等级制度、礼仪文化随着历史的时间轴缓缓流淌而来,配合音乐、视频,课堂气氛热烈、生动形象。

现场,同学们还体验穿着汉服、DIY簪花。戴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头饰,文化创意实验班学生孙玉婷认为,簪花寄托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历经千年不衰,成为一种特定的民俗符号,在中国的审美文化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有义务守护、传承这些民俗文化。”

授课教师展示汉服和头饰。柯晓军 摄

“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让传统服饰文化与礼仪文化融入课堂,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刘伟昱看来,在新时代背景下,当代学子应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据仰恩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欧怒介绍,为主动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政育人改革要求,人文学院主动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融合方法,发挥教学主体作用,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相互融合、专业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协同、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此次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服饰、礼仪等别样的方式,唤醒大家对中华文化根源的认识和觉醒,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爱国情怀,提升审美认知水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和创新者。

师生体验簪花DIY。柯晓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