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绿色云茶·天下普洱”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茶博会”),琳琅满目的茶品、香气四溢的香茗自不用赘述,这里,不仅是爱茶人流连忘返之地,同时也是民族文化荟萃的地方。
秋末微雨、红叶泠泠,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6号馆——云南民族茶文化非遗展示馆中,申遗成功的普洱茶制作技艺、昆明唐菓子、苗族香囊、佤族织锦等茶文化和非遗技艺都浓缩其间,肆意散发着“文质彬彬”的云南味道。熟茶浓郁、生茶色纯,普洱(贡茶)制作技艺县级传承人李强的展位前市民、游客欢声笑语,大家与非遗传承人李强一边品茶、一面“论道”。
“贡茶制作技艺即宁洱县普洱茶制作技艺,是宁洱茶工在千百年的实践中积累经验而逐步形成的。”李强说,茶友们知道贡茶,但深知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形等程序的人并不多,“现在有了很多参加展会和产学研的机会,使得贡茶制作技艺不再束之高阁,而是更直接地呈现在人们眼前。”除了贡茶制作技艺,在展馆内还能看到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红茶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黑茶(下关沱茶)、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茶俗(大理白族三道茶)共6个项目,在微凉的晚秋日子里,呈现出一幅幅“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画卷。
茶再配上昆明唐菓子,其中滋味确实不可胜尝。一花一叶、创意不穷,唐菓子每一道纹路的刻画,都表达着制作人的所思、所感,可谓是独具匠心的艺术品。除了味觉上惊艳,视觉上也充分突显出独属中国的饮食美学,不仅吸引了市民、游客观赏及品尝,还使得不少人“现场拜师”学习该项技艺。昆明市西山区唐荟面点坊负责人乔媛媛表示:“来参加茶博会,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和人们更好地沟通,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有一种非遗是唐菓子,这毕竟是起源于唐朝的佐茶甜点,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推广。”
云南民族茶文化非遗展示馆有茶、有美食、也有依托于物的美好祝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杨发秀默默地在展位后制作香囊,色彩不俗、针法细腻的苗绣香囊不用传承人多说就迎来了不少人的围观,茶博会启幕当天,短短几个小时杨发秀就卖了上百个香囊。“从前我们的东西再好也只是家乡的人知道,现在通过参加各类活动,以及和高校合作、网络平台交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苗族文化魅力。”杨发秀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中华民族世代持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传统文化精神内涵。非遗的传承需要更多平台、更多人参与。结合展会中的茶文化,匹配与之相关的非遗技艺,展现优秀的民族文化,这也是本届茶博会云南民族茶文化非遗展示馆存在的意义。(贺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