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在第二十八个世界读书日伴着春风来临之际,我们共话读书。和教育小微一起来听“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于漪、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讲述他们与书为伴的故事。

于漪:

于无声处滋养人生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我做了一辈子语文教师,案头总有书的身影。读书对教师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早年求学时,读书没有高人指点,主要靠自己摸索。做了教师之后,我深感自己读得太少,处处捉襟见肘,于是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力求做到“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用书中琼浆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再转而将所感所悟传递给学生。

我高中时期的语文老师是国学大家黄侃的弟子,满腹经纶,连给作文写评语都富有文化意蕴,妙笔轻点,就能使文章归题。古诗词大家叶嘉莹回忆她的老师顾随先生上课的情形,也说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言已尽,意无穷。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的学生写文章讲,袁先生教白居易的《琵琶行》,讲到“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时,眼里充满了泪光。这些先生们学问渊博源于读书,内心柔软也和读书紧密相关。读书,才有精神的丰富和优美。

教师是给学生点亮人生明灯的,当然首先要自己心中有太阳。诗人冯至曾经讲过:“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这是很了不起的追求。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水涨船才高。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迎接各种挑战,克服诸多困难,读书是从多种多样的人生正反经验中获得启迪,获得智慧,提高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尤其是阅读经典,能让人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锻炼出一个清醒的头脑和一颗富有感受力的心,辨世事人情,育生命自觉。我自己在阅读经典时,就常常有精神的震撼与喜悦。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无论发达到什么程度,人的心灵发育、精神成长都离不开经典读物、优秀读物的滋养。这些读物是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积累与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或者说是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常识。然而,常识也最易被人轻视乃至忽视,尤其是在信息过载的今天。我已是鲐背之年,读书依然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精神成长之源。

哲学家冯友兰说,读书要“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读书不仅要攻破文字关,知其意,而且要体会“弦外音,味外味”,体会它的精神实质;不仅要知作者之“意”,还要有自己的“意”并和作者之“意”进行对照,有所发现乃至有所补充、有所创造;进而从书里走出来,把阅读所得融会贯通在自己的生活里、工作中,这就是读书更高的境界了。

读书,如春雨般无声地滋养着我们的人生。愿更多人在读书中收获启迪和成长,在读书中将人类的美好与智慧代代传承。

莫砺锋:

今天我们怎样读经典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在海量信息面前,选择读什么是困难的。这种情况下,经典阅读的意义更加凸显了。经典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考验,是经过可靠筛选流传下来的好书,凝结了一个民族的思想精华。它们让人初次翻开却如逢故人,即使多次重读还有收获。如果我们想要比较深入地理解经典,应该如何着手呢?唐宋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我想以此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唐宋诗词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用优美凝练的方式写出了普通人共通的情感、价值和思考。当年,我做青年教师的时候,中秋、国庆期间到新生宿舍去看望学生,遇到一个云南来的学生,因为想念母亲,一个人对着屋角抹眼泪。当时安慰他,我想到的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乡游子共有的情感,让我们在人生的某些时刻发出相同的感慨,因而能抚慰心灵。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中秋词”,也在于它写出了我们面对有限生命时心里的所思所感。这些情感、价值和思考,是人同此心、古今一体的,因而成为自古至今人们抒发人生感悟、沟通彼此心灵的最好媒介。我想,这就是唐宋诗词佳作之所以流传到今天还有生命力的奥秘所在。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读人。一开始读诗词作品时,我们可能会比较关注艺术层面的东西,如遣词造句和平仄、对仗如何工整等,但慢慢地往深层去,最后一定是读人。透过作品,我们和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读李白的诗,仿佛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就站在我们面前,到这个境界,就算是读进去了。读杜甫的诗,能看到一位漂泊者对中华文化的仁爱、以人为本作出生动丰富的阐释,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这也算读懂了。苏轼一生多坎坷,长期处于逆境,但恰恰是写于逆境中的诗词和小品文,对后代读者有巨大的启发意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的一生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会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态度去面对。苏轼用博大的胸怀、愉快的心态去拥抱人生,相信只要坚定、从容地走下去,事情就会有变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认为好的学者读书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读书要排除功利目的。在契诃夫小说《打赌》里,年轻的律师主动放弃银行家承诺的大笔赌注,只因打赌的15年里他沉浸在书的世界,过上了更有意义的生活。这篇小说也说明: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的生命,提高人生境界。我想,这就是我们应当秉持的读书态度。

彭凯平:

在阅读中感受丰盛与幸福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经常有人问我,读书和不读书到底有什么区别?思想家培根认为,读书可以增强思想的力量,增加知识的掌握,增进修辞与表达。其实,除此之外,读书更大的作用是改造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成为一个智慧的人,善良的人,有品位的人。

人类学会制造工具约有250多万年历史,学会阅读与书写不过才5000多年时间。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这5000多年历史所造就的人类文明远超过去250多万年的积累。阅读与书写使我们摆脱了蒙昧,塑造了我们区别于动物的大脑,并由此开启了人类所独有的审美、创造与同理心。

心理学家发现,由于人类学会阅读与书写的时间比较晚,所以人类的大脑并没有进化出一个独有的区域来专门负责读写。我们所有的读写都需要大脑许多功能区域的参与协作。科学家曾经提出一个“大脑神经元再利用” 假说——当我们阅读时,大脑中现有的神经元将被重新组合并赋予新的能力。因此,阅读是一个大脑“再造”的过程,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使我们的大脑神经元活动更加活跃、更加高效、更加协调,进而提高我们的智慧与审美。

现代心理学还进一步发现,所有的符号(包括文字、图表等)在进入大脑后都变成了神经网络连接,它产生大量的生物电和生物化学反应,在全身激荡。知识的存储方式并不完全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大脑皮层中,知识同时存储于人类的身心体验中。心理学家将这个功能称之为“具身认知”。因此,阅读不只是眼睛看、脑袋记,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等同时也在阅读,并被阅读所浸染着。知道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理解“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时的抑扬顿挫、悲欣交集会让人们拥有更丰富的想象、更丰满的思考与更丰盛的体验。真正的知识是和身心体验联系在一起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认为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身心体验是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最基本的方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的过程意味着将知识打上自己的烙印。因此,我们提倡的知识观,是知行合一的知识观——行成于思、由行致知。

积极心理学已经证明,积极的生活态度将更大程度地成就丰盛与幸福的人生。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重视身心感受的阅读者比只注意内容逻辑的阅读者对知识具有更宽广的理解。这是因为,人类的情绪与体验也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对于一个人的幸福与成功更加重要。读书应该是一种积极的生活体验,能赋予我们更多追求与守护幸福的能力。

来源 |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