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部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的《小学》读本。所谓可读性,是希望没有太多古文基础的一般读者借助译文,也能够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朱熹所编纂之《小学》“杂取经传中论幼仪者,分类条系而以史事广之”(《四库提要》),虽然主要是用来启蒙和教导儿童的,但对于成人来说亦未必不值得一读。成人一方面作为教育者应该去深入了解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作为被教育者也可以反省自身的行为尺度。所谓学术性,是希望对未来的朱子学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小学》作为朱熹礼学(儒家生活方式)建构的重要一环,理应受到更多的注意。
作者简介
唐纪宇,1983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北京大学哲学学士(2006年),北京大学哲学博士(2011年),现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家哲学。近年来着力于宋代理学、易学、礼学的研究。迄今为止,出版一部专著《程颐〈周易程氏传〉研究》(2016),并在《中国哲学史》、《周易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小学》一书,是在朱熹的理念指导下,由其弟子刘清之编纂而成。朱熹(1130—1200),字符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撰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诗集传》等,编有《近思录》、《仪礼经传通解》等,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语类》、《晦庵集》等。刘清之,字子澄,临江人,受业于兄靖之,甘贫力学,博极书传。初,清之欲应博学宏词科,及见朱熹,尽取所习焚之,慨然有志于义理之学。着有《曾子内外杂篇》、《训蒙新书外书》、《戒子诵录》等。
今存各种《朱子年谱》均记载:“(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丁未,《小学》书成”,或详或略。然于《小学》成书过程皆语焉不详。惟近人束景南之《朱熹年谱长编》对此有较详细论述,但仍未能勾勒出《小学》编辑的完整过程和具体细节。从现存朱熹同刘清之的往来书信中,大致可以梳理出《小学》一书的编纂历程。该书的编纂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编辑讨论阶段、鄂州本刊刻及修改阶段、传本《小学》刊刻、刊后与其他学者讨论阶段。朱熹虽未亲自编写《小学》,但其对《小学》一书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小学》一书的性质,前人多有论述,但更多的人似乎仅仅把《小学》视为一种蒙学读物来看待。但如果从朱子理学体系的整体来看,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小学》一书实际上还具有很强的礼书色彩。礼体现着儒家对于生活的种种安排,亦体现儒家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态度。在诸经中,朱熹亦特重礼,其晚年一系列的修礼活动(四十五岁,编次《古今家祭礼》;五十八岁,《小学》书成;六十七岁,开始全面编修《礼书》),并非仅以“可为圣朝制作之助”这样的动机可以解释,当有更为全面的和深远的考虑。在当时,佛老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到士大夫阶层的各个方面,此正朱熹晚年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与之相对的,经过北宋五子直到朱熹,“自立吾理”的儒学复兴任务已经基本达成。在理论上,朱熹已经建立起足以对抗佛教的宇宙论、心性论以及工夫论的庞大体系。韩愈所提出的自孟子卒后所中断的儒家道统得以重新接续,至少在精神价值的层面基本的理论共识、理论框架以及概念体系等道学话语的建构都已基本完成。因此,朱熹所面临的新问题是如何在社会生活中重新恢复儒家的生活方式。而这样一种生活方式集中体现在“礼”如何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的重新确立和恢复上。小学一书的编纂本身也要置于儒家生活方式重建这一深层次的思想动机下,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
在朱熹看来,小学和大学共同构成了古代完整且完善的教育体系,这一教育体系的目标明确地指向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修身)。在修身的过程中,小学和大学分别承担了不同的职责。朱熹一再强调,“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等等。如果说大学教育指向对“理”(所当然及所以然)认识,提升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小学教育则指向“事”(具体的伦理实践),通过伦理行为的养成和塑造涵养本心之敬意。由于《小学》中所记载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伦理实践规则,而这些规则顺应了人所固有的善良本性。因此,对这些规则的践履就自然起到了涵养本性的作用。
其实,《小学》的现实意义远不只此。在今天虽然产生《小学》的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但《小学》一书所蕴含的人生修养方向对我们反思当下的生活方式却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伴随着现代性产生的强大的自我观念在生活中一天天膨胀起来,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人生社会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反省的地步。而《小学》中所有的安排似乎都指向一个与今天相反的方向——克己,这也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特色的价值观念。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如何在自我实现与克己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或许能为一种更合理的生活方式找到其实现路径。
本次工作的重点是在注译的方面,因此,在文本方面直接选取比较权威、成熟的点校本作为基础,即选取《朱子全书》中所点校整理的《小学》作为底本,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中的《小学集注》作为参校本。相比于《朱子全书》本,根据传统的注释,本书在分章、句读方面有所改动。
此次注译工作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注释的选择方面,二是在翻译的表达上。由于《小学》一书的重要性,历史上对其的注释亦不少,如明 陈选《小学集注》、清 张伯行《小学集解》、清 高愈《小学纂注》等,如何在浩繁的古注中选取适合的注释,是一个难题。为了更好地贴近朱熹当初编辑《小学》的本意,本书尽量选取朱熹本人的注释以及其认可的注释。其中与“四书”相关的部分直接选用《四书章句集注》的原注,涉及“三礼”的部分采用郑玄注,并参以贾公彦和孔颖达的疏,其余部分均采用陈选的《小学集注》,力求回到朱熹的原意。在今译方面,译文尽量遵从古注的解释做出,并在表述上参考今人相关的译文,如刘文刚的《小学译注》等。在表述方式上,以王文锦先生的《礼记译解》作为范式,除按照原文直译外,尽量补充其中的逻辑环节、相关背景等内容。希望为读者提供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小学》注译本。
例 言
一、我要注译朱熹《小学》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部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的小学读本。所谓可读性,是希望没有太多古文基础的一般读者借助译文,也能够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朱熹所编纂之《小学》“杂取经传中论幼仪者,分类条系而以史事广之”(《四库提要》),虽然主要是用来启蒙和教导儿童的,但对于成人来说亦未必不值得一读。成人一方面作为教育者应该去深入了解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作为被教育者也可以反省自身的行为尺度。同时,在阅读中通过译文反观古注,也可以提高自身阅读古书的能力。所谓学术性,是希望对未来的朱子学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全面、深入地掌握朱熹的文本材料是深化朱子学研究的基础,在传统中国哲学研究的视野下,一些文本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小学》作为朱熹礼学(儒家生活方式)建构的重要一环,理应受到更多的注意。
二、本书选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安徽教育出版社,二〇〇二年版)中所点校整理的《小学》作为底本,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中所收的(明)陈选的《小学集注》作为参校本。相比于《朱子全书》本,根据传统的注释,本书在分章、句读方面略有改动。
三、对于《小学》一书的分卷、分章,采用陈选《小学集注》的形式。总体上分为两篇:内篇和外篇。内篇共二百十四章,其中《立教第一》十三章,《明伦第二》一百八章,《敬身第三》四十六章,《稽古第四》四十七章。外篇共一百七十二章,其中《嘉言第五》九十一章,《善行第六》八十一章。
四、本书的注释主要采选古注,辅以少量今注。为了更好地贴近朱熹当初编辑《小学》的本意,在古注方面尽量选取朱熹本人的注释以及其认可的注释。其中与“四书”相关的部分直接选用《四书章句集注》的原注,涉及“三礼”的部分采用郑玄注,并参以贾公彦和孔颖达的疏。其余部分均采用陈选的《小学集注》,力求回到朱熹的原意。
五、《小学》一书出现后,历史上对其的注释亦不少。除陈选《小学集注》外,尚有(清)张伯行《小学集解》、(清)高愈《小学纂注》等重要的注本出现,如何在浩繁的古注中选取适合的注释,是一个难题。因“可读性”的指向,本书在古注的选择上以简易明白作为一项重要的标准。《四库提要》有云:“选为此注,随文衍义,务取明白晓畅,俾乡塾童蒙皆可省览而得其意义,实为有功初训。”因此,除选取朱熹本人的注释以及其认可的注释外,悉以陈选《小学集注》为准。
六、本书的今注,主要是辅助性的。字音词意的注释只限于生僻字、破读和易生歧义以及晦涩难懂的词句,一般只在第一次出现时加注。注音用拼音字母,并辅以直音法。但在无同音字或同音字较冷僻的情况下,仅用拼音字母。
七、古今有关朱熹《小学》的著作甚多,本书的译文尽量遵从所选的古注做出,并在表述上参考今人相关的译文,如刘文刚的《小学译注》等。在表述方式上,以王文锦先生的《礼记译解》作为范式,除按照原文直译外,尽量补充其中的相关背景、逻辑环节等内容,以期读者对简奥的古文有一个更全面和系统的理解。但限于学力与资质,体例或有不纯,取舍或有不当,注释或有不精,译文或有不妥,诚恳地希望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