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图录
国家图书馆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编
ISBN:978-7-5013-6987-4
定价:880元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内容简介
为迎接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的到来,“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此次大展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珍贵藏品。本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的相关图录,收录各类古籍600余种。
序言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及各参展单位协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于2019 年 9 月 7 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荟萃全国 20 多个省市 40 余家公藏单位、30 余位私人藏书家的 330 多种珍贵典籍文献,展品或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或为各馆镇馆之宝,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珍贵典籍。从国家到地方、从公藏到私藏,这次大规模、高质量的典籍集中亮相,为观众奉上了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展览分为“国宝吉光”“百代芸香”“汲古润今”和“交流互鉴”四个主题展厅。第一展厅“国宝吉光”汇集国内 20 多家图书馆、博物馆所藏珍贵文献 100 余种,以经史子集四大部类为线索,重点展现中华民族历朝历代在思想、历史、百科、文学等各个方面的伟大成就;第二展厅“百代芸香”展出傅增湘等藏书家捐赠国家图书馆的 30 种珍贵古籍,以及 30 余位当代民间藏书家的 70 余种珍品,彰显公私藏书共传文脉,展现社会力量为古籍保护积极助力;第三展厅“汲古润今”展出 60 余种金石、舆图、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以及新发现的珍贵典籍,通过各种图文实物尽显社会各界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就;第四展厅“交流互鉴”展出 60 余部各文种典籍,通过时序勾勒出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中外文化交流史迹,同时展现新中国成立后海外珍贵古籍回归所取得的辉煌成绩。除实物展出外,展览现场还有传统的雕版刷印、石刻传拓、古籍修复等非遗互动演示,运用数字虚拟沙盘演示、全息视屏演示、沉浸式数字场景、微信导览、在线展览、博物馆寻宝、古籍修复配纸染色等多种手段,并配合精美的展览文创衍生品,让传统典籍文化的丰富内涵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展览开幕后,各级媒体广泛关注,主流媒体持续聚焦,在社会和业界引发了强烈反响,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员、文化学者和大量普通读者多次到国家典籍博物馆观展。国家典籍博物馆首次推出全新的实景解谜游戏“古籍保卫局”之“山海社的宝藏”,将展出的古籍善本所蕴含的传统典籍知识融入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更是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前来探宝。著名文史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安平秋教授表示,本次展览集中体现了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们国家在古籍收藏与保护、古籍整理与研究、古籍规划与出版等诸多方面的成果和工作成绩。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近 80 位省部级领导干部仔细观看展品,认真聆听讲解。在看到《永乐大典》等修复成果的前后对比时称赞说:“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你们的工作太重要了!”中宣部、发改委、国家文物局等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的同志也多次前来参观。通过展览,各部门之间增进了交流,使大家对古籍保护有了更加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有效地推进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展览期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邀请中直系统古籍收藏单位和各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本省古籍收藏单位前来观展,并借此交流工作经验,得到了全国同仁的热烈响应。山东、湖北、江西、安徽、广西等多家省(自治区)中心组织本省(自治区)古籍收藏单位分期、分批来京参观。据统计,自 2019 年 9 月 7 日至 2020年 1 月 23 日,超过 52 万余人次参观展览,1057 次讲 解场场爆满,9 场专题讲座座无虚席,近300篇各类媒体原发报道反映了社会各界对展览的普遍称赞。“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不负众望,取得了圆满成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图书馆 110 华诞前夕给国家图书馆 8 位老专家的回信,令全国图书馆人深受感动、备受鼓舞。我们精心编纂此《图录》,更是响应总书记对国家图书馆发挥“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价值作用的谆谆嘱托,落实总书记回信精神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中华传统典籍见证着华夏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炎黄子孙的信念和智慧。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也为新时代做好古籍保护工作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典籍保护传承工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特呈此书回馈社会各界对中华传统典籍保护传承工作的支持与厚爱!
本书编委会
2021 年 7 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