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庆祝当代人文重镇、国学高地——北京人文国学院创办十周年,“第九届国学与家庭教育公益论坛暨北京人文国学院十周年庆典”5月18-19日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学者、国学专家、教育界领导、社会各界贤达、大学国学教育负责人、中小学校长、传统文化机构负责人、关心国学教育的家长等三百余人,齐聚长城脚下,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国学传承发展与国学人才培养之道。

北京人文研修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吴勇为论坛致开幕辞,高度评价了国学院“用生命培养生命、以灵魂引领灵魂”的教育理念、“铭记经典 日用圣道”的办学总方针,以及现代大学与书院式教育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肯定了国学院十年的教育教学成果。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教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第六、七届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薛华领致辞,指出国学院始终重视家庭教育的推进,注重家风建设,多次举办国学与家庭教育公益论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家庭教育,功莫大焉。

远隔重洋的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成中英教授通过视频和大家进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杨朝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于建福,传薪书院院长李里就《论语》中的君子之道和孔子的教育智慧进行了会讲。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秘书长、北京人文国学院院长蔡恒奇作《国学院立人之道——30个教育细节》主题汇报。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副主任、北京儒学文化促进会会长柳河东先生作《如何培养国学种子人才和大才——国学教育思考之“三四五”》主旨报告。

“国学人才培养之经验交流”专场报告会上,与会嘉宾从实践的角度总结了国学教育发展中的经验,就自身在国学教育的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座谈会上,与会嘉宾就如何培养国学人才、推动国学教育和家庭教育事业发展发表了看法,提出了有益的观点。

会议期间,北京人文国学院学子举办了公开课和国学院十周年庆典晚会。公开课上,青年学子们通过解析《论语》《孟子》《中庸》《易经》《尚书》《礼记》等经典中的原文,从月令、阴阳、礼乐、仁义等角度阐释了“道不可须臾离也”这一主题,展现了国学院学子深入经典、智慧纷呈的风采。

十周年庆典晚会上,学子们汇报了“道艺相辅”理念指导下的古琴、武术、书法、吟诵、舞台剧等国艺教育成果。往届毕业生返校分享了他们毕业后的故事,也为母校送上了祝福。

本次论坛由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主办,北京人文研修学院国学院承办。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