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泸西文庙举行揭匾仪式。此次揭匾,标志着文庙正式对外开放。

走进泸西文庙,一种庄严肃穆且充满文化气息的感觉扑面而来。琉璃殿宇高大巍峨,飞檐斗拱雕刻精美。随着红绸缓缓揭下,高悬于文庙殿堂之上的“万世师表”“与天地参”“生民未有”十二大大字格外鲜亮耀眼。三块匾额彰显着对先师孔子教育功绩的尊崇,体现出孔子在文化传承与思想启迪上的独一无二地位。

泸西文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占地面积为862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636平方米,是云南省第二大文庙。殿宇为琉璃瓦覆盖,架梁式单檐歇山顶式结构,雕梁画柱,气势宏伟,是县内现存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自1989年—2019年,通过多方协调资金先后8次对文庙内的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门、左右附房等进行保护修缮。今年,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泸西文庙又重新修缮,恢复了大成殿牌匾,重塑了文昌像,仓颉像等。泸西文庙作为传承千年文化的圣地,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民族的智慧,它不仅是古代建筑的瑰宝,是传承文化的空间,更是我们精神的家园。

相关部门参加揭匾仪式并为三块牌匾揭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