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红河9月30日消息 (见习记者 魏文青)“斯文在兹,内外肃静,列位肃立,恭请圣像!”上午9时许,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文庙,随着总提调一声令下,祭孔仪式正式开始。全副銮驾并文武乐队及数十名发冠高束、古装打扮的生员、佾舞生等一齐列队,恭请出孔圣先师像,祭祀队伍沿着红地毯,过洙泗渊源牌坊,经杏坛,穿大成门,直至供奉孔子圣像的先师殿前。起鼓、鸣锣,洞经古乐起,三献礼仪毕。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74周年纪念日,建水县在文庙和孔子文化广场分别举行了2023年秋季祭孔大典和千人拜师礼。
建水文庙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建水相关典籍展示(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据了解,公元1285年,建水“建孔庙、置学舍、办儒学”,开创了滇南教育的先河。如今时光穿梭千年,儒家文化依旧在建水得以传承和延续。自2005年起首次举行大型祭孔仪式以来,建水文庙在每年孔子诞辰之日都会举办大型祭孔活动。作为建水县的标志性盛事,祭孔大典已经成为建水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让游客及来宾在仪式中感受到一代圣人的哲思与濡染。
现场演出(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祭孔大典(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祭孔大典分为请圣、祭拜、送圣三个仪程,分别在文庙洙泗渊源坊、先师殿进行。文庙祭祀是传统社会的“国之要典”,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文化传承,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祭孔大典中,建水县还展示了《文庙丁祭谱》真容。据悉,建水县图书馆对其馆藏的珍贵古籍《文庙丁祭谱》和《临安府志》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抢救性修复和整理。这些被珍藏在高阁的古籍经过修复和整理后,得以重现光彩,这一举措对于丰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以及传承历史文化的精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祭孔大典(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祭孔大典(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此外,在孔子文化广场,众多学子还参加了“景仰先贤·千人拜师礼”。拜师礼分为“法圣贤,正衣冠”“敬先贤,拜先师”“敬师长,行礼仪”“诵读儒家经典”“立誓言,抒胸臆”等环节。拜师礼旨在弘扬“尊师重教”的中华传统美德,让学子从仪式中体会感恩、知礼、尊师、重教的道理。活动中,千人齐坐,千人诵读,朗朗书声响彻云霄,引得不少国内外游客驻足。
拜师礼后,学生向孔子献花(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浓郁的儒学氛围,深深扎根于民间的儒家文化,是建水灿烂的文化史中一抹优雅的底色。近年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在古城的活化以及文脉的延续中,找到了构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建水县通过保护和修缮传承下来的公共古建筑,在活化利用中重新焕发生机。文庙的“祭孔大典”“儒家三礼”等活动成为“文保”活化利用的典范,也让古老的仪式得以保留。同时,这些活动对弘扬和传承儒家思想文化,加深儒学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