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著名经学史家、思想史家姜广辉教授《经学的核心价值与现代意义》专题讲座暨《中国经学史》新书发布会在岳麓书社隆重举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党委书记陈宇翔教授、副院长陈仁仁教授,岳麓书院郜积意教授、丁进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吴仰湘教授,岳麓书社社长崔灿、首席编辑曾德明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经学在中国传统学术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直到近百年来,经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过程,或被批判、打入冷宫,或被剥离、瓦解成其他学科,这使得经学与经学史的研究一度停滞不前,也客观造成了当代民众对经学的陌生。姜广辉教授《中国经学史》的出版使得经学得以以应有的面貌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对于本书的成功出版,岳麓书院陈宇翔书记和岳麓书社崔灿社长分别致辞表示祝贺。随后,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向岳麓书院御书楼赠书的仪式。

在专题讲座中,面对现代人学习经学有何意义、以及传统经学中有哪些值得继续传承的思想和价值观等问题,姜教授分别从五个维度讲述了自己几十年来经学研究的心得与体会。

一是“文化记忆”的理论。即中国上古传说时代是一种口传历史,是一代代口口相传将文化流传下来的。二是“文化基因”理论,姜教授认为,世界上各大民族都有其经典,并通过其民族经典阐扬其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的经典是“六经”,“六经”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三是,明确提出了“根”与“魂”理论,姜教授认为“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根”,“六经”所承载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魂”。四是从哲学、政治、家庭、国家四个层面,姜教授提岀天人合一、人性本善、以义制利、民本、修身、德治、五伦、孝道、仁爱、大一统、协和万邦、大同、太平等儒家十二大核心价值观。五则是树立儒学是一种“意义的信仰”这一观念,姜教授认为中国先哲一直热衷于探讨人生的意义,他们通过经典诠释的手段,发掘经典的“微言大义”,因此对人生意义的信仰,便转化为对经典意义的阐释。尽管经典诠释会顺应时代而变化,但如“民本”“天人合一”等核心价值观却是相当稳固的。

溯及经学研究之路,回忆到撰写《中国经学史》的缘起,姜广辉教授还透露,其实是为了兑现当年在自己的老师邱汉生先生病榻前的一句承诺,他潜心专研经学三十年,矢志撰成了本书。

据悉,《中国经学史》日前由岳麓书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为先秦、汉唐、宋明、清代四编,皇皇百万余言。《先秦编》主要讲述经学的形成史,包括介绍经的定义与内涵、阐述各专经的文本组成与主旨大义、探析经学酝酿和形成的历史背景等内容。《汉唐编》《宋明编》《清代编》主要论述经学的流传史,力求呈现经学发展、演变的基本图景,以及解释这种发展、演变背后的社会与思想原因。本书是学界首部从价值观的视域对两千余年的经学形成、发展与演变历程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经学史著作。

作者:周家琛(岳麓书社)

来源:凤凰网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