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至10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办“中国古典学”新青年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古典学”本、硕学术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70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就“中国古典学”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这些年轻学子们分别对经学、子学、古代文史、古典文献以及边疆史地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为“中国古典学”研究贡献青年视角与智慧。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2024年,教育部批准了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申报的“中国古典学”专业。今年 9月,第一批“中国古典学”专业本科新生踏入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此次论坛,也是为来自全国的青年学生提供“中国古典学”的视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平行论坛打通文史哲传统分科,每场论坛有5-7位同学发言,就同一议题多角度讨论。来自南昌大学的宁以美同学,在分论坛上分享自己关于《楚辞》相关研究,“能够和文史哲不同学科方向的同学一起讨论,收获非常大。”
谈及参与本次活动的感受,中国人民大学的王鑫同学告诉北青报记者,“从中国古典学的视角理解和阐释文化经典,有助于年轻学子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人大国学院举办的新青年活动贯彻冯其庸院长的“大国学”理念,将文、史、哲、文献、小学、经学及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研究整合于同一平台,为学子提供共同的学科归属和深入研究的路径。”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参与学术讨论的学生,几乎都是00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有更丰富的材料,也有更宽广的舞台,许多同学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学术探索,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让更多受众了解真正的国学。“我希望通过深入研究文献资料,展现出更为完善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提升公众对中国古典学的理解,也让世界各族人民能够领略中华文化的辉煌与瑰丽。”南昌大学罗霄同学告诉北青报记者。
“古代经典文献汗牛充栋,而出土文献近年来也层出不穷,需要学者们不断挖掘研究,守正创新。‘中国古典学’新青年论坛正是以这一目标为己任,不断探索‘中国古典学’的研究范式。”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杨庆中告诉北青报记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希望通过培养青年学者,让他们站在更加重要的舞台上,成长为学术领域的核心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