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大学充分发挥历史学院国学研究专业优势,以国学课程为依托,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致力于走出一条国学课程品牌化、生活化、思政化之路,积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作用。学校在高校博雅教育领域的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新史学教育改革成果获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增强国学思想内涵,打造有影响力的国学课程

学校开设了历史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教学设计思路由“尽讲”变为“精讲”,由“尽信”转为“阙疑”,由“精英史”走向“大众史”,通过重构知识体系,突出重点难点,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着力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精心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充分发挥其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切实发挥审辨式思维教育引领、辐射作用,强化历史反思。以小组研讨、主题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以《中国古代史》为核心,学校同步开发《中国思想文化史》《四书导读》《资治通鉴选读》《历史民俗学》《中国服饰史》《中国茶文化》等专业性较强的国学课程群。同时,还开设了<论语>解读》《中国历史精要》《朝代兴衰和历史透视》《国学精要》《中华文明史》等全校通识课程,构成学校通识教育国学教学的核心课程体系。每年完成国学课程480课时教学任务,面向全校师生开设讲座30场,覆盖不同专业学生约3000人。《中国古代史》获批为山东省首批精品课程,《中国服饰史》荣获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历史民俗学》荣获山东省研究生优质课程。

二、注重国学与现代生活的对接和融合,推动国学课程生活化、贴近化

学校《中国服饰史》课程,深入分析各朝代男女服饰的款式、材质、时尚,探讨服饰背后的经济、法律、社会生活等问题。为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课程融入刺绣、蓝染等手工实践,截止到2020年,课程已产生160多幅刺绣作品和60多幅蓝染作品,学生们通过亲手制作,培养了独处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学校《中国茶文化》课程是国家级大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浮山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以“和敬创美”为特色,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政目标,陶冶情操、审美素养的美育目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目标的培养。课程培育出多篇优秀专业论文和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茶有色》项目获得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互联网+)山东赛区银奖。学校坚持国学课程贴近化、生活化,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服务大众。如《中国服饰史》课程团队与青岛市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中心合作,扩大实践项目的种类;《历史民俗学》课程团队深入青岛红岛高新区韩家民俗村、青岛即墨市田横镇黄龙庄、青岛市北区海云庵民俗街区等民俗文化区调研,挖掘当地特色民俗资源。

三、为国学课程注入道德培养和育人元素,推动国学课程思政化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搭建以成人、成才、成器、成事、成功为育人目标的 “一二三四五”育人体系,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坚持有温度、有温情、有温暖、有温馨的“四温”教育,施以有感染力的教育、感动人的教育、爱的教育,做学生的人生知心友、成长贴心人、青春领路者。国学课程与人格教育、“大思政”紧密结合,以国学涵养学生品格,用国学启迪学生智慧,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学术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国学系列课程旨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尤其重视人格教育,致力于培育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新时代君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关键所在。《论语》解读课程,深入发掘《论语》中君子不器的思想,以培养学生博雅通达的君子人格。《历史民俗学》课程,旨在让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知传统生活的文化智慧,从当代的日常生活事象中感受中国民众的生存智慧。《中华元典阐释与解读》课程获批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教学,对中华元典《论语》《大学》《孝经》等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进行阐释与解读,共同探讨经典语句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发掘它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价值观和坚韧的性格、浓厚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