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地界儿有许多小胡同,灰墙土瓦、静谧幽深,其中一条有700多年历史的胡同正名为“成贤街”,京城百姓都习惯称之为“国子监街”。其盛名源自街上那座始建于元朝的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曾经鸿儒学子出入的圣地,如今成为人们领略古都风华、传承国学经典的文化热土。
北京国子监琉璃牌坊上,横额题字为乾隆御笔“圜桥教泽”。古代“最高学府”,为今人所用
北京国子监是元、明、清三朝的国家最高学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坐北朝南,按“左庙右学”之制,东邻孔庙。其内由三进院落组成,占地2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和敬一亭。国子监的中心建筑辟雍为皇帝讲学所设立,殿前琉璃牌坊上横额题字是乾隆御笔,南面书“圜桥教泽”,北面书“学海节观”。国子监在最繁荣的时期人才济济,容纳了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的学生,还接待来自高丽、暹罗等国的留学生。(1962年7月7日《北京日报》2版,《古代最高学府——国子监》)
1962年7月7日,《北京日报》2版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垃圾成山、污水满街。天安门两侧就有两座大垃圾山,而国子监街比任何一条小胡同都脏乱。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启动对有历史价值建筑物的保护工程,每年按照建筑物的历史价值和损坏情况,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修缮和保养。天安门、故宫、城楼箭楼、天坛斋宫、孔庙、国子监等20多处古建筑在4年内陆续得到修整,施工面积逾15万平方米,是北京城百年来未有的施工规模。(1954年2月27日《北京日报》3版,《北京市许多古代建筑物修缮保养后更加壮丽了》)
1954年2月27日,《北京日报》3版求学读书,读书成才,这在古今是一样的道理。在上世纪50年代,古老的国子监帮助市级图书馆化解了馆址难题。
北京市图书馆原本设在故宫西华门外,馆舍拥挤、藏书分散,读者极感不便。1957年3月,为将分散在各处保管的古籍、图书集中收藏,同时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北京市文化局将北京市图书馆迁到修缮后的国子监,改名为首都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入驻国子监可是北京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引起过社会人士的广泛讨论,其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写信给市政府说,国子监应加以保护,用作图书馆并不恰当。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新建一个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并不容易,馆址、建筑材料、财力都是难题。1957年3月19日,《北京日报》在2版刊文《古人的太学也应允许今人读书——谈首都图书馆在国子监开馆》提到,元、明、清时,曾有不少读书人在国子监求学,今人在这里读书未尝不可。有人担心修缮利用会改变这座古建筑原貌,实则这座珍贵的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很多柱子糟朽、瓦顶坍漏,长满了野草。此次修缮解决了这些问题,并且除了把两廊木栅栏改为玻璃门窗,将十三经石刻从两厢移出按顺序排列另加保护之外,基本上保持了其固有的建筑风格。而在修缮支出方面,保固工程费用比其他各项工程费用都多。所以,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对国子监既保护又利用的做法,其意义是积极的。
1957年,首都图书馆迁到国子监。冯文冈摄1961年,国子监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位于宣武门头发胡同的北京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也迁入国子监,开始接待小读者。至此,北京两个市级馆——首都图书馆和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都入驻了这座古代最高学府。(1961年1月31日《北京晚报》2版,《少年儿童图书馆迁新址》)
上世纪60年代初国子监里的中心建筑辟雍,古为皇帝讲学之地。冯文冈摄文化夜市,掀起国学新热潮
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各项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得到加强。1985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60个文物保护单位被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其中就包括国子监街和坐落在街上的国子监、孔庙。(1985年2月10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确定第一批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1985年2月10日,《北京日报》2版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上世纪90年代的城市夜市经济日渐红火,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子监也搭上了这趟快车。1992年初秋,北京首届文化夜市在国子监内举行,为期一个月,规模空前。秋天恰逢北京旅游旺季,国子监为中外游客打造了一场国学文化盛宴,一举推出古代科举制度、古代商业幌子、北京民间艺术、绝活百种、柳州奇石、书法篆刻、清代十三经碑林、古代服饰、旧京民俗等多个展览,以及仪表、服饰、化妆、戏剧、文化鉴定等系列文化讲座。最引人注目的是,清朝皇帝亲临讲学的场所——国子监辟雍首次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往感受何为“天子之学为辟雍”。(1992年9月4日《北京日报》5版,《首届北京文化夜市明揭幕》)
1992年9月4日,《北京日报》5版文化夜市掀起了一股国学热潮,也为国子监的发展打开了另一个思路。多年来,国子监作为新时代的读书圣地,为首都图书资源的收藏和共享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文物旅游价值一直未能显现。上世纪90年代,古木参天、殿宇巍峨的北京国子监是全国唯一保留完好的同类文物建筑,这里有元、明、清三朝国家最高学府的遗风,因此专家们一致认为,国子监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不能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实为可惜。
1999年,随着首都图书馆新址的落成,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国子监也迈出了旅游文化的第一步。当年4月19日,大部分时间作为仓库使用的辟雍正式向公众常年开放。(1999年5月26日《北京日报》8版,《旅游看好国子监》)
修旧如旧,“左庙右学”又相逢
进入2000年,国子监先后纳入京城近百项文物古迹抢险修缮,以及25片文化保护区全面规划等重大政府工程,接受高级别“保养”,与比邻的雍和宫共同成为北京的旅游热门景点。继首都图书馆之后,北京市少儿图书馆也于2004年迁出国子监,这座最高学府又恢复了古树冷眺尘世的宁静。
2005年4月,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文物建筑修缮工程,不但要消除古建筑的各种安全隐患,还计划拆除孔庙和国子监之间人为的分割,使之合成一处文物景观。(2005年4月8日《北京日报》5版,《孔庙国子监67年后再次大修》)
2005年4月8日,《北京日报》5版墁地、砍画、彩绘、挑顶、落架、换柱……如此彻底的修缮是孔庙、国子监自建成以来的第一次。北京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已经砍掉彩绘的木柱历经百年洗礼,布满条条裂缝,工人们正在往缝里钉竹楔子。这是古建修缮的一种老工艺,如果不钉入竹钉,将来朱漆彩绘后,寒来暑往,木柱内裂纹热胀冷缩将造成彩绘的干裂。(2006年10月18日《北京日报》1版,《明代御碑亭尘封半个世纪重见天日》)
2006年10月18日《北京日报》1版修缮中的国子监出现了一个“怪”现象,侧殿的红柱子、红窗框都变成了黑色。“黑色才是历史本色。”时任孔庙国子监管理处主任马法柱解释。2007年初,国子监内大殿陆续进入油饰彩绘阶段,工人意外发现侧殿遗留的清代彩绘是黑色的。之后,文物专家翻阅史料文献,最终找到一幅光绪年间绘制的《国子监全图》,上面描绘的国子监侧殿的确是黑柱子、黑窗框。文物古建界的专家研究后认为,“清代凡是政府衙门机关,其建筑油饰部分为黑色,这是规制”,而国子监就属于官衙建筑。于是,修缮工程决定还原“黑”色调,向世人展现一座原汁原味的国子监。(2007年5月8日《北京日报》8版,《国子监修缮复原“黑色调”》)
通过引进一套生物环保技术,此次大修还原了乾隆讲学时“辟雍泮水”的盛景。“辟雍四周的池水为‘死水’,常年得不到循环……这次采取的新技术主要就是用于改善水质。”马法柱介绍,新技术主要分三步:首先铺设池底膜,用于吸附水中杂质;之后在水中种植菌类,防止水华生成;最后建立一套过滤设备,定期“循环”池水。(2007年7月24日《北京日报》5版,《生物技术助国子监重现辟雍环水盛景》)
国子监是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孔庙是皇家祭祀孔子之地,严格按照“左庙右学”的规制建造。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各自为政”,二者终又合成一体,恢复明清盛景,成为除了故宫之外,京城开放建筑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市下大力气,历时3年投资近亿元修缮的孔庙、国子监,为京城历史遗存保护添上了浓重一笔。
打造国学传播展示“金品牌”
教育后人,国学是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国学,是中国人一代代民族认同的根。
2007年9月,随着北大教授李中华开讲《论语与现代文明》,东城区“国学大讲堂”正式在国子监辟雍前拉开帷幕。这所昔日的皇家大学府,如今成了市民了解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大课堂。“国学大讲堂”于每两周的周六上午开办,由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国学大师主讲,内容涉及《论语》《周易》《二十五史》等国学经典,市民可免费报名听讲。(2007年9月10日《北京日报》6版,《国子监里讲国学 市民可以免费听》)
短短两年时间,“国学大讲堂”就吸引了2千余名市民现场参与,8万多人次在线学习。与此同时,国子监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地。
书画展览并不新鲜,但若书画作品的创作者均为古代进士,那就非比寻常了。2012年9月,83位明清进士的130余件书画作品齐聚国子监西展厅,其中,明成化八年状元吴宽的扇形书法“七月欲尽天气清,残月未上江犹明”,将观者的思绪瞬间拉回到600年前;取自清道光二年进士翟云升书法作品的一副楹联“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则诉说着古代文人“抚琴弄画”的雅事。(2012年9月7日《北京日报》16版,《83位进士书画作品国子监开展》)
2015年7月20日清晨,青年学生在国子监内齐声诵读《论语》《大学》等国学经典。邓伟摄此次别具一格的书画展览正是“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该文化节于2010年开办,每年一届,是全市唯一以国学传播为主题的大型品牌活动。
到2017年时,“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声名远播,已成为古都文化与国学文化融合的标杆。陈来、楼宇烈、张立文、周桂钿、陈祖武等国学名师大家,先后受邀在国子监彝伦堂设坛授课,传播国学知识。国学展示、国学交流、国学体验、国学传播4大板块16项22场活动全方位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需求。(2017年8月31日《北京日报》5版,《国学名师国子监开讲》)
2017年8月31日,《北京日报》5版
2019年1月25日,来自河北和内蒙古的孩子在国子监内感受“开笔礼”。张玉薇摄时至今日,更多的国学元素在国子监展示、传播。去年的国学文化节期间,来自清华大学礼射研习会的9位同学身着古代服饰,在国子监琉璃牌坊前持弓射箭,带来了周代乡射礼复原展示,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随后3天,国子监里还举办了2场学术讲座和20场主题报告,上演了中国古代服饰复原研究成果展示秀。(2023年8月29日《北京日报》5版,《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开幕》)
2023年8月29日,《北京日报》5版盛夏时节,从雍和宫红墙里溢出的香气,飘散至国子监街,融入古槐下那斑驳的光影中,与几百年来的袅袅书香交融在一起。北京古都文化、国学文化举世无双,亦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愿更多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能在国子监中传承国学,寻古思今。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视觉中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