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凤凰网主办的“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2023年2月重磅揭晓了“国学耆宿计划”“国学星斗计划”“国学活化计划”入选名单。5月4日,组委会再度发布好消息,本届华人国学大典的子项目——“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名单正式揭晓。其中,著名画家蔡皋、著名学者龚鹏程、文旅专家孙若风的作品获组委会特别致敬,有18件作品荣膺“最佳研究作品”、“最佳传习作品”和“最佳才情作品”,22件作品获评“优秀研究作品”、“优秀传习作品”和“优秀才情作品”,另有15件作品获评“同频砥砺作品”,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团获评“最佳组织团队”。
“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是由凤凰网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提供首席学术支持、敦和基金会提供首席公益支持的大型文化公益传播活动,2022年7月启动,将持续到2023年底。为增进广大网友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弘扬与转化应用,本届华人国学大典面向海内外,以“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为主题,有奖征集原创文章或原创短音视频,分享与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相关的非虚构故事、学习研究心得,或者形象展示传统文化实践体悟、创新应用的成果。
2022年8月至12月,组委会共收到海内外数百份原创作品,涵盖了学术论文、散文、诗词歌赋、音频、短视频等各种体裁,参与者的年龄、地域、职业跨度很大,有各级党政机关的在职或退休干部,有地方文史专家,有知名作家,有中小学教师,有海外留学生,还有来自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教授、博士,以及中国自然辩证法协会等组织机构的研究人员。年龄最长者已逾八旬,最小的还在读三年级。
组委会介绍,应征作品内容浩繁,仅文本阅读就超过千万字,评审工作十分繁重,足足历时四个月。最终的获奖作品,原则上按内容的功能属性进行分类。凤凰网国学频道将陆续刊发获奖作品,敬请关注。
本次活动的奖品由太月香学、状元台茶叶、贵龙森宝、花宝峰业、岳麓书社、浙江人民出版社、邵雷剪纸等合作伙伴提供。
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获奖作品如下:
(一)特别致敬作品
蔡 皋:《木兰织布图》
龚鹏程:《陇南书院序》
孙若风:《中华美学回归大众生产生活》
(二)最佳研究作品
王进文:《<管锥编>笺注》序言
周朝晖:乱世时期如何在桃花源里诗意安居?——《齐民要术》的另一种读法
邱洪瑞:中国册封琉球使臣的高风亮节
张何斌:由《春秋左传》看中国古代忠孝观念之演变
林玮:重建优雅的生活姿态
吴益生:王阳明生命学问新论
胡宝亮:e-考据两例
(三)最佳传习作品
范容嘉:《传习录》讲解系列
朱爱朝:二十四节气融入小学生日常生活的校本实践
鲁虎钊:敬惜字纸与国学传承
胡赳赳:孟子心学发微
董丽英: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项目
祝宝玉:中年了,喜欢上苏东坡
李祥翔:言偃——不应被遗忘的孔门弟子
李雪昊:一卷“床头易”,甘苦寸心知
(四)最佳才情作品
玉川:《红楼梦词话之黛玉魂归》
安杰:胡林翼赋
刘宇栋:掩光轩记
(五)优秀研究作品
王定杨:论公孙龙学说的逻辑思想和科学精神
李赣江:龙虎山天师家庙史探赜
李金坤:方孝孺姓名字号之精神品格——写在方孝孺殉道620周年之际
张谦谦:从“虚心平气”到“涵泳精熟”——“朱子读书法”初探
张东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全球思维
杨泽群:二重证据法在历史时期考古研究中的实践——以《白沙宋墓》为例
王芳:蜀学与近代革新思想的交织——浅谈尊经书院教学风格和尊经学人治世思想
(六)优秀传习作品
李德康:关于“孝”的一些事
郭杭伟:在树下抬头看天空
曹卫东:万里遐征与桐庐纪行
安静:在国际中文教学里体会汉字活力
曹国选:续修族谱
张天航:孔子的真精神
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团:潇湘吟·楚骚魂
【主创成员:高歌、孙昊天、杨翕程、于晨阳、黄钰琪、郭嘉琪、钟于茜、何怡玮、窦晓、毛煜瑶、颜佳妮、姚婉来、贾欣、宋政烨、闫佳木、王雨桐;指导教师:唐苗】
赵婧:年,中国人最高的仪式
姚婉来:吟唱往日经典,再续千秋佳话
杨宝红:河洛文化益智纸牌系列
徐乐佳:徐乐佳讲二十四节气——芒种
(七)优秀才情作品
翟春华:桂花,种种故事和传说
高晓蕾:邂逅文字
付坤:原创成语精选一千例
王晶:团圆
(八)最佳组织团队
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团
(九)同频砥砺作品
林晨欣:童年里的茶馆
梁宇辉:老子《道德经》卦象趣谈
李琇桢:灵魂“伴侣”的开启
孙昌金:恢复学以为人的华夏教化传统 创办心智并育的新中式大学
万如音:中华文墨天下香
李思娴:从孔老到庄子“退守”境界的开拓
陈婕:朱子理学思想的时代价值
周志彬:换了凉山
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团: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主创成员:徐健顺;参赛人员:高歌、潘韵、李忠洋、钟于茜、门子豪、张绍伦、孙昊天、高一童;指导教师:唐苗】
中南大学中华经典吟唱团:逆行者
【主创成员:毛远影、高一童、陈佳炜、赵宇欣、李灵、高子豪、赵茜、夏琰、薛佳、黄钰琪、丁华璇、张绍伦、郭若晨;指导老师:唐苗】
韩怡嘉:从诗歌中看虎文化
张靖苑:钗头凤
古林松:比喻思维绘华章
陈小陆:从“志于学”到“不逾矩”的逻辑演进——对朱熹关于孔子生平自评译注的再认识
李春桦:听,文化之音——浅谈古风音乐中的文化传承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组委会将于近期与优秀作品创作者沟通礼品派发、稿件刊发等事宜,若有异议请与项目组联系,邮箱:guoxuedadian2022@163.com
【延伸阅读】传统如何亲近?凤凰网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述评
2023年5月4日,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组委会正式揭晓“‘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本次活动是国学大典首次面向海内外网友,征集主题原创文章或原创短音视频,分享与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相关的非虚构故事、学习研究心得,形象展示传统文化实践体悟、创新应用的成果。如何评价本次征集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呢?组委会评审官之一、华人国学大典项目总撰稿、北京政邦智库副理事长柳理为此专门撰写了一篇述评。
传统如何亲近?凤凰网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述评
【导言】2023年5月4日,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组委会正式揭晓“‘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本次活动是国学大典首次面向海内外网友,征集主题原创文章或原创短音视频,分享与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相关的非虚构故事、学习研究心得,形象展示传统文化实践体悟、创新应用的成果。如何评价本次征集活动的特点和意义呢?以下是组委会评审官之一、华人国学大典项目总撰稿、北京政邦智库副理事长柳理撰写的述评。
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之“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自2022年7月底公布,迄今已逾九月,共收到海内外参与作品数百件。让组委会始料未及的是,最后的评审工作竟足足花了四个月,光文本阅读就超过千万字,其中还有洋洋数十万言的书稿、超百万字的文集,评审老师心里有多苦,可想而知。
网友们的参与热情令人惊叹。他们中,有海外游子,有小镇青年,有老骥伏枥的长者,有活跃文坛的中年,有青春正好的大学生,还有荷尖初露的红领巾。他们渴望分享,渴望知音,渴望获得某种认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传统的深情,对经典的热爱,对先贤智慧的参悟,对历史人事的识见,在在令人感佩。还有的网友,一口气发来上千篇文章,或者将平生著述全塞进一个邮件,他们或许并不在意活动规则或者评选结果,只希望某种程度的交流,这着实令人动容。
不得不说,当初征集方案的制定有欠严密,我们太在意活动的开放度和参与性,却严重低估了限制篇幅、限制体裁、限制创作年限的重要性,以至于给评委老师们增添了非同寻常的难度。但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坦诚地告诉海内外所有参与投稿的朋友,你们寄来的作品,都已认真拜读过,由衷感谢你们的参与!
当然,文无定法,文更无“第一”,要将如此多元的文集、书稿、学术论文、散文、诗词歌赋、音视频放在一起比较孰优孰劣,显然勉为其难。从形式上看,作品体裁不同,表达方式及效果自然不同,因此有必要分类对待;从内容上看,来稿或重义理,或重考据,或重阐释,或重体悟,或重传播,或重性情,其指向不同,目的不同,功能不同,故而不可能用同一尺子衡量高下。
但对所有作品进行评价,总是必要的,而且需要相对合理的标准。诚如公告所言,本次评选是“以‘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为主题,有奖征集原创文章或原创短音视频,分享与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相关的非虚构故事、学习研究心得,或者形象展示传统文化实践体悟、创新应用的成果。”
有鉴于此,首先,那些虚构类的小说,无所指向的文集,与活动主题无关的文章,自然不在入选之列。其次,孤芳自赏的饾饤之学,高自标树的悬空之论,无所指顾的浅表之言,忸怩作态的矫饰之语,亦非本活动所倡导的。最关键的标准在于,凡进入评选范围的作品,无论是说理析义,还是叙事抒情,尽管作者的阅历、见识、才情、心境各有千秋,但在读者看来,首先是说得明不明白、读来喜不喜欢的问题。故此,一切具有分享属性的作品,都需以效果倒推质量,而不是“冷暖自知”。
这看似很矛盾:按理说,我手写我心,每个人对“传统”、“斯文”的关注点不同,学习体会不同,实践经验不同,其作品的得失高下,岂是他人可以妄加评价的?但另一方面,如果每个人都自说自话,不求他人理解,不许他人置喙,那又何必拿来示人?可见,但凡有意愿分享的作品,一定得接受他者的评价。读懂与否,认同与否,喜欢与否,是评价作品的三阶标准,这既取决于作者的能力,也受限于读者的能力;既不必将作品神秘化,也不能将品鉴庸俗化。
必须说明,本活动的主题“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旨在传递一种价值主张。
传统意味着什么?有一种解释是:传统是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社会因素。斯文意味着什么?你可以理解为一套融汇传统与现代的价值体系,或者更大一点,一个融汇古今中西优秀成果的文化体系。
在华人国学大典的语境下,这种“传统”,实际指的是被定义为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它是一条从过去通往未来的道路,沿途一个个人、一桩桩事,便是它的路标。亲近传统,先要走近这些路标,看清楚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经历过的事,他们思考过的问题,他们沉淀下的经验和智慧。因此亲近是第一步,摈弃陈见,保持温情与敬意、同情与理解,走近他们,触摸他们,体悟他们,这样才可能有质量地思考传统对今人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有主体性的,亲近和学习传统文化,不能丢失主体意识。作为一个整体的传统文化,具有文化层积的族群基因,而身处其间的学习者,须同时保持“小我”与“大我”的警惕,既不无视传统的存在,也不迷失在传统的森林中;既要留意传统的古今之变,也别忘了传统的中西之别。
现代大儒马一浮先生曾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 “亲近传统”,不是人云亦云,食古不化,不是子承父业,为继承而继承,而是要从可亲可感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含英咀华,汲古开新,从传统的土壤中开出新知新见新学。而这种文化复兴的群体性期望,首先要落实于一个个实学实参的个体身上。就个体而言,学而知之固然重要,在践行中体悟更不可缺。
在十余年来的传统文化热潮中,我们时常会看到种种浮浅现象,譬如,以众云亦云而亦步亦趋者有之,以搬运知识而不求甚解者有之,以炫学博名而自矜其能者有之,以偏执狂悖而胡喷乱批者有之。更有甚者,以“存亡继绝”为己任,功力不足偏要高自标树,不自觉间便露出了道学先生的狂妄做派,以为亲近传统、传承传统就是为了教化他人,把原本可亲可用的传统,当成了教训人的棍棒;或者,动辄上升到家国天下的高度,下笔千言,指画河山,宛若帝师教主。如此“传统”,令人生畏,也有辱“斯文”。还有将“绝学”整成“玄学”者,以为但言国学,非邃密不足以显其高,于是一句古人之论,定要做出一篇云山雾罩的长文章;一段易经章句,定要演出一部不明觉厉的“大衍论”。如此“传统”,令人糊涂,更有负“斯文”。
可见,亲近传统,本身也是一种修身工夫。《大学》有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亲近传统,是“格物致知”的求真路径,求真然后求善,进而求美。有真善美,个体“文质彬彬”,群体“郁郁乎文哉”,这才是“斯文”应有的样貌。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不会只将其视为一种简单的兴趣消遣,而是在学习与体悟中,成为深沉的思考者、有力量的行动者。
综观所有征集作品,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脱颖而出者有两大共同特点,一是无论道或术、文史哲或义理考据辞章的哪一路进入,创作者都有自己的兴趣之门或方便法门,或重感发,或重传习,或考镜源流,或钩深致远,由浅及深,由近致远;二是无论作品聚焦于哪一方面,他们的表达都试图接应当下,注重传统资源对今人的启示。若将前者视为入口,后者则为出口,通俗地说,也就是既进得去,也出得来。同时,这些研究、体悟或传播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皆应视作“旧学商量”与“新知培养”的生动实践。有建设力的行动者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自会慢慢改良,新陈相因,涵育出更善美的生命。
“亲近传统”的路径和意义,端在其中矣。你觉得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